如我们先前所见,不同金属在给出的环境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。有趣的是,给出的材料在一种液态中几乎是惰性的,但在另一种液态中则可能遭受严重腐蚀。比如,碳钢在纯净水或淡水里的腐蚀速率较慢,但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则明显加速。
因为影响参数和变量的总数很大,因此预测材料的腐蚀速率非常困难。同样,腐蚀速率可能会增加或减少,这取决于腐蚀产物的沉积以及环境及使用条件随时间的变化。
一般,环境下的腐蚀性增加,或随以下因素而改变:
温度
盐度(电解质里的盐量)
湿度
含氧量
空气污染程度
酸度
电解质类型(比如货物或化工品)
微生物
盐度
电解质的盐度是衡量腐蚀性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正如我们上边在海水中看见的那样,腐蚀电池很容易产生,由于海水几乎被100%电离,而且是电化学过程中十分出色的导体。
湿度
如果大气条件造成表层凝结(水或露珠),而且水溶解表面的离子以产生电解质,则腐蚀速率会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。
酸度/pH
pH刻度用于衡量酸度/碱度,该刻度基于溶液中氢和氢氧离子的浓度–氢离子越多,溶液的酸度就越大,如果氢氧离子的量更多,溶液越呈碱性。
一般,腐蚀会随着酸度的增加(低pH值)而增加,可是高碱度也会促进腐蚀。比如,铝仅在接近中性溶液(pH5-8)时才是被动的。
迅速腐蚀的原因
迅速腐蚀一般是由于:
避免湿冷金属表面干燥条件(比如,通风不良)
因为盐和酸污染物,金属表面上的湿膜电导率增加。
严重的环境压力,比如髙压和高温
自然条件的快速变化(比如,高温/低温起伏会导致“热冲击”并使基材承受热应力)。
机械应力会损害保护系统或清除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防护膜或保护层。
穿透金属表面(比如不锈钢、铝和镍等)上的被动保护性氧化物层
电流藕合至更昂贵的材料(双金属腐蚀)
腐蚀能通过匀称腐蚀的腐蚀深层(mm),局部腐蚀深度(mm)(点蚀或间隙),重量损失(g/cm2)或速度(mm/年)来测量。
在各个材料上的腐蚀
全部材料都有其优劣势。虽然有些在一种环境中非常耐腐蚀,但在另一种环境中却表现出毁灭性的举动。不同的材料容易受不同类型腐蚀的影响。因此,在挑选材料时,重要的是要知道取代材料的特点。下表列出了最常用材料的最常见腐蚀方式。